欢迎光临——国际产能项目孵化器平台 ;国际商务资讯与咨询平台,国际贸易与投资平台![请登录],您是新用户?[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见中国 >> 文化丝友 >> “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公布,电影行业迎来新明灯

“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公布,电影行业迎来新明灯

2021-11-13 来源:作者 / 吕世明 浏览3032次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这也是针对内地目前电影市场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方针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要求,也有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规划部署。

       整个规划书近万字,基本涵盖了内地电影近几年发展出现的问题&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执行,虽然对于很多业内外关心中国电影朋友会觉得有点空泛,但的确是未来几年内所有人都要直面的问题。




       从目前的国内外格局来看,电影和其他文化产品势必要更深刻的影响年轻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电影都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虽然中国极少会直接把电影提升到如此的地位,但通过此规划还是可以预见电影未来在中国将有更深切的影响和作用。


      经济、文化的密集型输出超越“政治”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全文九千六百余字,对于大部分非行业用户和普通观众是很难通读下去的,毕竟该规划更多还是针对一些能够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专业人士。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于普通从业者和观众没有任何的影响,《发展规划》有十大主题,从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和命题,在强调国产片未来占有率保持在55%的前提下,也提出在2025年银幕过10万的具体要求。


       相对于其他部委类似的规划,本次电影局的《发展规划》总体上更多强调了市场属性,在整篇文章中“市场”成为频次最高的词汇,出现的次数将近40余次,可见即便在很多人眼中“中国电影”饱受“政治正确”的影响和干扰,但对于现在电影的经济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和经济相比,“政治”只出现了三四次,也远低于“文化”出现的频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发展规划》中“文化”二字出现的频次仅低于“经济”,超过了25次,基本可以看做文化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属性和标签,它势必和经济同行,共同推进内地电影的发展。

       同时《发展规划》针对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发行机制、市场主体、科技创新也提出更明确的指导意见。其中既有之前一些规划书中提到的分线、多轮次、区域发行,也包括了人民&艺术院线的进一步增加,同时也对一部分老旧影城的改造升级提出了要求。

       可能以上的策略和2025年达到10万块银幕容易遭到业内外的质疑和非议,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上述行为不仅仅是要完成的漂亮的“行政工程和业绩”,更多还是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这对于过分依靠票房来维系的中国电影产业,当然是更符合未来十四五的经济政策。


       另外,《发展规划》中仅仅对科幻电影和动画片做出了更明确的支持和鼓励,这无疑会对各级部门向这两个类型的影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仅有一部《流浪地球》和《哪吒:魔童降世》对于中国电影,特别未来的十四五是远远不够的。


管理机构看重文化输出、

产业人士看重行业发展、

影迷观众看重影片质量


       中国内地是世界上较少由国家对于电影行业发展会指定较清晰和明确的发展规划的国家,至少是能够把较具体的方案和细致公布于众,其他大部分电影发达国家可能更重视电影的票房成绩和对外的顺利输出。

       当然本次《发展规划》也对中国电影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和策略,这也可以看成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但距离将电影形成一张文化名片来真正意义的输出还为时尚早。

       对于很多影迷而言,让中国电影真正意义走出、并能够形成一种大家能够认可的自豪感,似乎只有得到欧美主流电影奖项的首肯和荣誉才算成功。不过从近几年内地选送到奥斯(但不包括一些非官方形式送选欧洲电影节),管理机构对于在仅在这个层面获得“认可”显然不太热衷,从《发展规划》也看得出在电影局眼中的“文化输出”有他特殊的方式和独立的思想。

       但对于大部分从业者而言,大家所希望的是通过《发展规划》可以更清晰看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从短期来看电影行业受到管理部门干扰和疫情影响严重受挫并下行,但《发展规划》仍旧对于整体发展有一个较清晰的态度和支持,或许这才是从业者最希望看到的。

       其实无论中国电影如何制定发展计划,最终都要落实到为观众服务基本面上,尽可能的满足更多的观众才是中国电影的发展目标,内地观众近些年的口味变得愈发挑剔,观影人次的停滞不前也是电影局早有察觉,本次《发展规划》其实也从多个方面入手来争取解决此矛盾和问题。

       观众自身之所以并不是特别看重《发展规划》,不仅仅是该规划本身略显复杂晦涩和拗口,而是观众的述求一直都非常的简单清晰,只是希望可以看尽可能快的看到高质量和新面貌的电影。

       但客观发展的规律又告诉我们,中国电影虽然现在是世界第一电影大国,但一直以来都是在内容上“积贫积弱”,这些如果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很难在短时间形成“上层建筑”,最近几年虽然有不错的发展态势,但仍旧存在了基础薄弱的问题,《发展规划》中对于十四五中国电影在科技层面的提高也做出更多的要求,而且不仅仅是拍摄制作层面,对于终端影城的技术更新也是一样。

       近几年观众逃离电影院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不能提供足矣满足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只是一方面,电影院本身存在的服务、环境和放映环境所出现的问题和缺点同样不容忽视。


打造电影国家战略,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体系


       2014年国防大学研究所编纂了《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蓝皮书,这也是中国内地提出国家战略的一次重要方向性文件,同时像一带一路策略也是中国一项较重要的国家战略。

       其实像我们的近邻韩国是世界上少有真正意义上把电影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的国家之一,同时韩国在文化娱乐领域也是投入较多,产出较大,效果显著的国家,这和其“国家战略”的方针不无关系。

       当然就经济体量和影响力而言,现阶段在中国将电影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略显揠苗助长,虽然看起来现阶段内地的游戏、短视频和很多渠道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都略高电影,但这些文化产品整体上都很难和电影在内容和自我表达上向媲美。

       在这次《发展规划》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要把中国电影打造和提升为国家战略,但也可以看到当务之急是先将中国电影能够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市场体系,这可能是未来几年中国电影的一个工作重心。

       很多去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发现,在很多国家看电影是一件较稀松平常的事情,或许在看电影的前前后后会存在一定的仪式感,这可能和这些国家电影观众的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影习惯有关,也和该国长期对电影文化的培养和扶持有关。

       中国和这些国家类似的情况是,我们的观众是非常喜欢看电影,无论是在电影院还是通过其他渠道,在这次《发展规划》中,也同时肯定和默许了其他平台的发展,表明上看似乎是对大银幕的“背叛”和“抛弃”,但从根源上讲,一些其他渠道更多会是对整体产业补充,也是对更多潜在观众的深度挖掘。

       “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可能只是针对于中国电影近几年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所有电影人和观众最希望看到和最终努力的方向肯定是将中国电影也提升和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毕竟中国一直以来都对于文化建设很重视,虽然我们在把电影打造和形成一种更强有力的宣传工具时时是落后于其他电影发达国家,但这种差距已经逐步肉眼可见的缩小,至少在普通观众层面对于国产片的热爱一点点受的提升。

       几年前当电影局正式划入到中宣部直管后,中国电影其实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但疫情多多少少让中国电影良好的发展态势有所遏制,不过伴随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和提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俚理应在电影层面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

       《发展规划》表明上看是写给电影的主管部门和行业领导,但它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上上下下都有深切的影响,同时它又在一定的规则和范围内,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您还未登录!    注册  登录

共有0人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