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产能项目孵化器平台 ;国际商务资讯与咨询平台,国际贸易与投资平台![请登录],您是新用户?[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危机公关 >> 通行天下 >> 中非论坛前瞻 | 埃及前总理:中国究竟是怎样走进非洲的?

中非论坛前瞻 | 埃及前总理:中国究竟是怎样走进非洲的?

2018-08-21 来源:互联网 浏览4276次

编者按: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初举行,习近平将主持。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撰文阐释中国对非政策相较西方是理性的,是基于相互尊重的“软外交”。中国日报旗下传播型智库中国观察即将发布《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前政策报告》,本文已被收录其中。



资料图片


      1996年,中国提出构建21世纪中非全面合作长期发展稳定关系的五点建议:(一)真诚友好,彼此成为可以信赖的“全天候朋友”。(二)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三)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四)加强磋商,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五)面向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切实践行了这五点建议。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也没有强迫非洲人民做任何违背他们意愿的事,这不是空洞的承诺,而是落到了实处。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到底是如何走进非洲的?它究竟是如何跨越万水千山,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创下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的?


     要回答这个根本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中非关系的基础。我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软外交”。所谓“软外交”,根据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塞缪尔·奈的《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是指不基于武力,而是建立在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经济基础上的外交关系。与昔日的西方殖民国家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从未占领过非洲一寸土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在非洲谋求利益主要靠有效施展软实力。由于奉行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的政策,中国也赢得了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各界领袖的尊重。


     毫无疑问,中国这种发展战略是理性的,它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影响遍及整个非洲,甚至全世界。


     我曾多次说过,中方的合作机制灵活而积极。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从1978年的7.65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700亿美元,涨幅超过了200倍。在2018年的前五个月,中非贸易额约为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7.7%。约有3100家中国公司在非洲投资,项目涉及运输、能源、电信、工业园区建设、农业技术中心、供水、学校和医院等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框架内中非合作的重点之一,涉及铁路、公路、港口、发电等领域。


    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以帮助非洲加快工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还成立了一个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以支持非洲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合作项目。


     扩展阅读: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方提出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


     这“十大合作计划”分别是: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计划、中非金融合作计划、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中非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计划、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中非人文合作计划、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


     另一方面,在中非这一对互相依赖的伙伴关系中,非洲又可以为中国提供什么呢?非洲有54个国家,人口超过11亿,面积30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全球各主要经济大国,包括中国在内,都将非洲视为当前仅存的一块投资热土,因为在其他各大洲的市场上,投资业已饱和,消费也已达到最高水平,很难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发展,而非洲由于基础薄弱,各方面都仍需大力建设。


    非洲整体经济年增长率约为5.8%,拥有约1240亿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天然气储量约为500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除此之外,非洲的其他自然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包括全球总储量90%的铂金、40%的钻石、50%的黄金、30%的铀、27%的钴,以及9%的铁矿石。


    由于气候多样化和河流丰富,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非洲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农业,是咖啡、棉花和可可等农产品的最大产地之一。非洲的森林覆盖率很高,可提供丰富的木材和鱼类资源。


    中国在非洲的活动,秉持了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中国在40多个非洲国家不仅援建了铁路、公路、医院、学校和发电厂,还向非洲农村地区派遣了大批医务工作者。


    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启动,更加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这为深化中非合作关系,推动中非经济更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上通过了2013 -2015年度行动计划,非洲国家从中国获得2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用于农业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非中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数量估计超过2000家(2005年为700家),它们活跃于农业、采矿、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建、贸易与投资、资源加工、制造业和物流等多个行业。中国累计为3万名非洲人提供了培训,为1.8万名非洲学生提供了奖学金。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展示了它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真实面貌,而并非在非洲进行经济侵略或资源掠夺。


    不难看出,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的大国将崛起,而一些传统大国将衰落。与此同时,“另类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也在挑战西方在全球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非西方大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向世界提出中国方案,特别是在发展模式方面介绍中国经验。


    从广义上讲,“另类全球化”可以被理解为能够替代现有的体制、实践和政策的群体价值观的总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注意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其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和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加,这些都是“另类全球化”的表现。


    扩展阅读:另类全球化


    另类全球化(源自法语altermondialisme)运动发端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强调与现行全球化不同的另一种“全球化”,一方面主张全球合作,另一方面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破坏、气候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缩减等。其口号是“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另类全球化运动本身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组织,其内部派别和主张繁多,包括经济正义、公平贸易、环境保护、保障人权等。


    60多年的坚守彰显了中非关系历久弥坚,也见证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非这种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为长期处于西方权力结构和文化影响下的非洲提供了可能的替代方案。正如我多次强调的,中国通过灵活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边外交工具,在非洲迈出坚实的步伐。


    翻译:陈晓艳 张钊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您还未登录!    注册  登录

共有0人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评论0